射干苗的田间管理:
射干苗播种后,一般年中耕除草4次,次在出苗后进行,以后在5月、7月、11月各进行1次。翌年及以后,只在3月、6月、11月各进行1次。总之,要通过中耕除草,使土壤表层疏松,通透性好,促进养分的分解转化,保持水分,提高地温,控制浅根生长,促根下扎,防止土壤板结,防除田间杂草,控制病虫害传播。
射干形态特征:
叶互生,嵌迭状排列,剑形,长20~60厘米,宽2~4厘米,基部鞘状抱茎,*渐尖,无中脉。
花序**生,叉状分枝,每分枝的*聚生有数朵花;花梗细,长约1.5厘米;花梗及花序的分枝处均包有膜质的苞片,苞片披针形或卵圆形;花橙红色,散生紫褐色的斑点,直径4~5厘米;花被裂片6,2轮排列,外轮花被裂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约2.5厘米,宽约1厘米,*钝圆或微凹,基部楔形,内轮较外轮花被裂片略短而狭;雄蕊3,长1.8~2厘米,着生于外花被裂片的基部,花药条形,外向开裂,花丝近圆柱形,基部稍扁而宽;花柱上部稍扁,*3裂,裂片边缘略向外卷,有细而短的毛,子房下位,倒卵形,3室,中轴胎座,胚珠多数。
种子繁殖:白露时采收成熟的种子,放在通风干燥处凉干,待*2年清明至谷雨播种。顺畦按行距15-20厘米,开1.5厘米深的浅沟,将种子均匀撒入,覆土浇水。每亩需种子2公斤左右。出苗后按株距6-8厘米间苗,生长*1年秋末或*2年春季移栽。于播种后*1年秋末,地面部分枯萎或春季没有萌芽前是移栽的时期。栽时按行距25厘米,株距15厘米挖穴,每穴放入一把厩肥,然后将射干苗栽入、覆土、压实、浇水即可。
射干苗移栽:
育苗的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天,当苗长高到10厘米,有3~4片真叶时进行移栽。栽前,将幼苗挖起,分成大、中、小三级,选阴天或晴天的傍晚,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30厘米x30厘米或35厘米x35厘米挖穴,深约10厘米,每穴栽苗1~2株,栽后覆土稍压实,浇透定根水。一般1公顷育苗田可移栽20公顷(1公顷约等于15亩)。